前些年,聽一位嫁做新加坡媳婦的台灣人說,新加坡政府為了鼓勵成年子女跟父母住得近一點,以便增進親子互動的機會,推出一個政策好像是,只要買的房子距父母方圓兩公里內,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貸款利率或者是政府有補助之類的(具體作法,有待新加坡公民幫忙證實一下)。
如今,我也來突發奇想,為了台灣年輕人的未來,台灣政府有沒有可能發展出另一種補助與鼓勵政策,就是,年輕人只要選擇去就讀離家一百公里或兩百公里遠的大學(到外島讀書也行,但以在台澎金馬的轄區內為原則),如果經濟困難的話,除了助學貸款,還可以有一項機制,就是幫忙學生仲介打工機會,讓一些年輕人不必因為懂事、貼心、為了幫父母省錢,或者是太聽父母的話,就留在家鄉附近,卻使得自己失去一個藉由念大學展開新人生的大好機會。
這幾年來在全台各大學遊走演講,在私立大學與科大比較常聽到來自教師們的怨歎,覺得學生的程度與學習意願普遍低落,為此感到很無力等等(註1)。不過在抱怨聲中,仍有人試圖去探究原因,其中一位就是郭中一教授(註2)。幾年前他還在東吳物理系任教時,有一回在閒談中,他提到目前台灣的大學環境,除了家境好的人,普遍可以考上公立大學、比較節省費用、也有比較多的資源可取用之外,家境困窘的人,考上的學校越貴、越需要貸款或打工掙錢,最後乾脆就提早輟學,還可以領回部份學費。好像是金融危機的那年吧,某些大學甚至還提撥一筆基金,專門供這類想輟學領回學費的人,可以留在學校續讀。
郭教授還說,另外一種現象,就是只要孩子不是考上公立大學,那麼父母會傾向讓孩子留在家鄉附近念書,整體的生活花費可以比較節省,如此一來,私校的學生來源區域化的現象就越來越明顯了,而這對於年輕人透過念大學、和東西南北各路人馬相互刺激砥礪,相當不利。乍聽起來,頗有近親聯姻的味道。
台灣的大學教育素質就我來看,如今已經傾向公民的通識教育,談不上是高等教育。回想過往學生時代,真正對我產生影響的,還的確是我在宿舍朝夕相處的同學與室友,社團的同儕,授課老師比較讓我記憶猶新的,是他們個別展現出來的教學與為人態度(也有好有壞啦!)。倘若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意願已低落,身邊又缺乏異質性較高、可以彼此提振的同學或社團死黨,萬一又跑到一個前不著村、後不著店的地方念書,在網路世代成長的他們,怎麼能不夜夜沉迷在虛擬世界中聊以度日解悶,白天到課堂上補眠呢?
我想,絕大部份的大學生,大概沒有能力去覺察到自己正陷入到一個這樣的整體困境中,但做為熟年人、做為教學者、做為NGO工作者、做為教育改革運動的一員,甚至是可以影響制定政策的我們,卻不能坐視這樣的情況惡化下去,卻只能哀怨一代不如一代,一逕認為年輕人就是扶不起的阿斗,我們總得做點什麼吧!
我在前頭提出的鼓勵年輕人到遠地讀大學的作法,只是一塊磚,希望有感的熟年者們,可以激發出更多的具體作法,尤其是一些有招生壓力的大學主事者們,越早祭出越具可行性、具有誘因的作法,就越有助於開發出一些異質的學生們,活絡校園的元氣與素質,怎麼想都會是多方受益的事情哪!
註1:國立大學的老師也有抱怨,但內容不太一樣。譬如:去年甫從清大退休的彭明輝教授,有鑑於理工科系的學生缺乏人文社會素養,好心為學生補充相關知識,卻遭學生舉手說,請老師講正課,不要佔用他們寶貴的時間之類。
註2:郭教授已於2009年結束台灣的教職,目前在中國安徽合肥營造小團山香草農庄,並自辦混齡就讀的民間書院。